在市二醫院,雖然隨處可見繁忙景象,但各種搶救、治療卻井然有序。周恕說:“績效改革前的醫院氛圍大致是這樣的:大家干多干少一個樣,彼此間沒有積極向上的氛圍,醫護人員的個人收入與醫院發展是完全脫節的。一年來,通過績效改革,醫護人員不看創收看病人滿意度,醫院2013年來的變化是可喜的,職工工作積極性逐日提高,工作忙了,怨氣反而少了。”
1
采用新的績效考核模式
現在,醫院取消了原有的醫護人員收入與科室創收直接掛鉤的做法,采用以工作質量、服務態度及病人滿意度為準的績效模式。如護理人員的收入,直接與為病人輸了多少液、得到多少病人好評等直接掛鉤;醫生的收入則與管理病人的質量、用藥質量及數量和病人滿意度等緊密相關。該醫院還杜絕了以往醫生開藥多、提成多的現象,不允許醫生違規為病人多開藥。
同時,醫院聘請三位老專家對全院在架病歷和終末病歷進行嚴格質控。通過醫院老專家的傳幫帶,在老專家回歸醫院后,不僅可以讓病人享受到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而且還可以手把手地教年輕的醫生,促使醫院的醫療技術不斷提高。去年,該院年輕醫生在市衛生系統病例書寫比賽中取得第一名的佳績。
在該院骨傷科住院患者陳先生感受到的變化,不止住院費用,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也有很大提高。在該科的出院記錄冊上,多數病人在離開時都表現出對醫護人員熱心服務的稱贊。這樣的變化,出現在開展醫護人員績效改革之后。 而新的考核辦法也催生一些數據上的改變。
2
基礎建設讓人耳目一新
在提升軟件的同時,醫院的硬件建設也得到了質的提升。經過三年的艱苦施工,克服重重困難,醫院新門診綜合大樓已投入使用,開創了醫院發展的新篇章。
1月7日,患者李娭毑躺在株洲市二醫院新門診綜合大樓的新病房里,悠閑地與家人聊天。在她的病情日漸好轉的同時,她明顯感覺到了強烈變化。“以前潮濕陰暗的病房如今變得明亮整潔,溫馨舒適。中央空調24小時開放,我就跟住賓館差不多。”的確,總投資1.28億元人民幣的新門診大樓可容納300張床位,設有全新的層流手術室和ICU。大樓設置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傳呼系統、電視、電話、網絡及消防、監控設施,所有病房內配備有衛生間。所有病房均配備有醫護數字化對講系統,為患者提供數字化的人性服務。此外,醫院投入2500余萬元添置了以核磁共振為主的全新醫療設備,大幅提升了醫院對疾病的診斷,為病人創造了良好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