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株洲市二醫院開展難治性哮喘患者的支氣管熱成形術(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治療,呼吸內科纖支鏡小組將非藥物治療手段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引入。
本次接受治療的哮喘患者賀奶奶今年68歲,近10年來反復發作喘息、氣促,經過系統、規律的抗哮喘治療后病情仍反復發作,稍微活動一下即出現呼吸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由于長期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與患者本身體質的原因,賀奶奶出現了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肌無力等癥狀,如今患者的身體條件已經無法接受傳統的哮喘治療方式。
株洲市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劉和平組織科室討論后,決定為該患者實施此項治療重癥/難治性哮喘的新方法。術前,呼吸科支氣管鏡團隊精心完成各項準備工作,讓患者及家屬增強信心、減少顧慮;術中,呼吸科支氣管鏡團隊順利完成手術操作;術后,呼吸科內鏡介入診療中心與病房無縫銜接,切實保障了患者的術后安全與恢復。目前,該患者的病情正在逐漸康復,準備接受下一階段的治療。
劉和平主任介紹,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重癥難治性哮喘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且藥物治療效果差,長期依賴激素治療,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支氣管熱成形術首次將非藥物治療手段引入支氣管哮喘治療,能夠達到減少哮喘患者急性發作、急診就診和住院的作用,主要用于長期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或無法再進行藥物治療的患者。其優點是在麻醉下經電子支氣管鏡實施,患者痛苦小、耐受性好,術后短暫觀察即可出院。
近年來,劉和平教授率領的株洲市二醫院呼吸科支氣管鏡團隊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湖南省市州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平臺,緊跟學科前沿、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在我市開展了氣道支架置入;氣管結核和腫瘤的冷凍、高頻電、氬氣刀治療;狹窄氣道的球囊擴張;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難治性異物的鈥激光治療;支氣管熱成形術等眾多介入診療新技術。在造福廣大患者的同時,促進了亞專科的健康、快速發展,提升了呼吸科的學科影響力和專科聲譽,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鏈接:帶您了解支氣管熱成形術
支氣管熱成形術(BT)是一種國際新型的支氣管鏡介入性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方法,BT則通過熱能直接作用于負責氣道收縮的氣道平滑肌。支氣管熱成形導管頭端為射頻探頭,利用射頻能量(或熱量)打薄氣道壁上增生的氣道平滑肌(ASM),從而降低氣道在哮喘癥狀發作時的收縮幅度,并降低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支氣管熱成形術分為3個治療期,每期治療肺部不同區域(首先為右肺下葉,其次為左肺下葉,最后為兩上葉),每期治療間隔3周,每次治療持續30~4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