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目前造成人類死亡的第四大疾病,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在我國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8個人左右就有一個慢阻肺患者。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療,目前醫學上缺乏藥物阻止長期肺功能下降。因此,戒煙,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發作是關鍵目標。
家住石峰區的周海付今年66歲,他是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他從二十五六歲開始抽煙,再加上工作環境的因素,導致他患上了慢阻肺病。周師傅介紹,他有8年多的糖尿病,患慢阻肺病也有五六年了,每次一患病就因呼吸困難而住院治療。
與周師傅有著相似癥狀的崔進悟,病情顯得更加嚴重,他彎著背坐在病床上,大口地喘氣。崔進悟介紹,他從21歲就開始抽煙,直到10多年前檢查發現患了慢阻肺后,就再也沒有抽煙了。說到患這個病,他認為跟抽煙是分不開的。
慢阻肺患者常年伴有咳嗽,氣緊等癥狀,加上疾病本身的發展,日常生活越來越受到影響,導致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市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和平介紹說,慢阻肺跟其他的慢性病的區別之處是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跟平時的康復管理結合。患者如出現痰液變黃或者是胸悶氣促,意味著慢阻肺到了急性加重期,要趕緊到正規的醫院規范地治療;穩定期的患者,則可以進行長期的家庭氧療,可改善肺部癥狀,減輕肺部負擔。
醫生提醒,40歲以上的人群,長期吸煙、長期出現咳嗽、咳痰、氣短的癥狀時,就應該到醫院做肺功能檢查。慢阻肺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只要病人進行科學規律的治療,病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除了治療,預防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要做到不抽煙,避免二手煙、對自己有過敏性刺激性的東西不要接觸、每年秋天打一次流感疫苗,每五年打一次肺炎疫苗、科學合理的運動和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