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的易奶奶患有肺性腦病、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呼吸衰竭等多種病癥。因年齡大、病史長,老人在近兩年內多次昏迷入院。近日,老人又因肺性腦病引起昏迷,被緊急送往株洲市二醫院呼吸內科治療。
這是老人家第三次住進市二醫院呼吸科搶救,按照常規治療方法,老人應該被送往ICU行氣管插管,用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但患者家人擔心老人挺不過去,不愿意老人家在ICU受更多苦,希望家人能陪伴在身邊而拒絕進入ICU。呼吸內科主任劉和平仔細了解了老人的病情后,建議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配合抗感染、舒張支氣管等治療。劉主任為老人實施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一個小時后,老人漸漸蘇醒,并且能主動講話,家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樣一臺造型簡單的機器竟然能將生命垂危的老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根據劉主任的指導調整呼吸機參數,老人平均每天戴呼吸機治療6-8個小時,心肺功能逐漸好轉,生命轉危為安,經過一周時間的治療,易奶奶現已基本恢復,其他因慢阻肺對生活失去信心的病人表示,看到如此高齡的易奶奶奇跡般的康復,也重拾了自己戰勝疾病的信心。
無創呼吸機具有減少并發癥等多種優勢
一提起“呼吸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醫院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時,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將呼吸機連接到患者身體給患者帶來創傷和痛苦。而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一種無需插管的無創呼吸機應運而生,且功能不斷完善,使其更適合病人使用,治療更理想。
無創呼吸機是一種能代替、控制或改善人的呼吸,增加肺通氣量,緩解呼吸肌疲勞,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心臟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增加全身組織器官供氧量的小機器。
據劉主任介紹, “相比有創呼吸模式,無創呼吸機不僅能夠減少病人的痛苦,還能夠減少并發癥以及感染幾率。更重要的是,無創呼吸機將病人的淺快呼吸方式轉變為正常呼吸, 從而增加病人的肺泡通氣量,不需要病人費力呼吸。”劉主任說,患者的呼吸一旦正常,通過含氧量肺泡的壓迫,病人就可輕松排痰,同時還能助心臟一臂之力,減輕心臟收縮的前后負荷,改善心功能。心肺功能好了,體內的供氧量就會增加,從而對病人的大腦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鼾癥患者同樣適用無創呼吸機
劉主任說,呼吸科每年有許多病人需要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其中部分為鼾癥或慢阻肺合併鼾癥患者。
打呼嚕,又稱鼾癥。可引起睡眠時反復發生呼吸暫停,并導致不同程度的缺氧,從而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等一系列并發癥,對心腦血管系統損害尤其大,嚴重者可致猝死。所以,防治打呼嚕和呼吸暫停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一些鼾癥患者,無創呼吸機的輔助治療也同樣適用,它可為鼾癥患者糾正因上氣道阻塞而造成的缺氧缺血,改善生活質量,減少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