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鏡技術:小傷口,大作用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病,主要由于退變,外傷、腰肌勞損等原因造成腰部纖維環后突或斷裂,髓核脫出,壓迫脊神經和馬尾神經,從而引起腰腿痛、下肢麻木、無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30歲以上人群高發。
市二醫院脊柱外科
腰腿疼痛頻發作,傳統手術顧慮多
株洲市天元區的楚娭毑,今年81歲,腰腿部疼痛多年,今年9月初開始腰部疼痛加重夜間尤甚,起初家人都認為是娭毑年紀大了,臥床休息幾天就沒事了,可慢慢的楚娭毑腰部疼痛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左下肢也出現疼痛麻木癥狀,到了 11月初楚娭毑明顯感覺左腿行走乏力,疼痛麻木使其夜不能寐。家人才將楚娭毑送至市二醫院脊柱外科尋求診斷治療。
術中分析病情
入院后,經檢查發現楚娭毑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L3/4)導致左下肢疼痛麻木。同時,通過詢問病史了解到楚娭毑兩年前曾因患肺結核導致右肺毀損并有10多年的冠心病史。考慮到楚娭毑右肺功能喪失及多年冠心病史,市二醫院脊柱外科仔細研究了患者病情,為了避免全麻開放手術及術后長期臥床帶來的風險,最終為患者制定了較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案——局麻下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
患者影像學檢查
手術解病痛,術后恢復顯真章
12月17日,經過2個小時的微創手術,市二醫院脊柱外科醫生團隊成功的為楚娭毑L3/4節段受壓神經根進行了解壓,摘除了導致壓迫的突出及游離的腰椎間盤組織。
術中置管
“沒想到術后就可以下地走路了,我還擔心我這身體受不了手術折騰”楚娭毑術后感慨的說。
“手術很成功,患者術前神經根受壓癥狀消失,局麻下楚娭毑的生命體征一直很平穩,我們通過建立一個7毫米的手術通道順利進入患處摘除了突出的腰椎間盤組織,對受壓神經根進行了徹底的解壓,在住院觀察2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脊柱外科湯偉副主任醫師介紹道。
術后直腿抬高
椎間孔鏡: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新選擇
專家解讀:
盡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不少,但一些已出現典型神經根癥狀的患者往往因為害怕手術而放棄此種治療方式,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椎間孔鏡微創技術通過定位穿刺、置管直達病灶,兼顧傳統開放手術可視條件下直接對神經根解壓和保守治療創傷小的兩大優勢,同時避免了開放手術帶來的創傷大、康復時間長、脊柱穩定性差及保守治療頻復發等問題,是目前適宜治療腰椎間盤突的手術治療方式之一。
1、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腰痛、腰腿痛,行走受限,間歇性跛行等。
2、腰椎椎間盤源性腰痛:即椎間盤突出不明顯,但是腰痛明顯,反復發作,保守治療無效。此時,椎間盤已經出現結構損害,由此引起疼痛者。
3、腰椎椎間孔狹窄: 中老年腰腿痛患者,椎間孔骨刺或韌帶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間孔狹窄,導致神經通道受阻。擴大椎間孔可以做到神經減壓。
4、適合于腰突癥診斷明確,經正規非手術治療6個月無效者;
5、反復發作、癥狀嚴重者;
6、腰椎間盤突出、脫出和椎管內游離;
7、劇烈疼痛無法緩解,并持續加劇者;
8、腰椎間盤中央型突出伴馬尾神經受壓損傷;
9、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側隱窩狹窄、局限性椎管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