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膽囊及膽道結石,何先生接連做了二次手術。第一次是膽囊取石頭,采用外科手術切除膽囊,第二次是采用(ERCP)手術,口中取出膽道結石。兩次手術都是取石頭,可帶給何先生的感受卻大不一樣。
“我之前聽說膽總管內的結石都要通過開一個大口子才能取出,手術難度大、危險程度高,而且身上的引流管要掛半年,沒想到這次連傷口都沒有什么就把石頭取出來了”,剛剛做完第二次手術才一天,滿臉輕松、四處走動的何先生高興地逢人就連連稱贊。
近日,在株洲市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湯衛鋒的主持下,醫院消化內鏡團隊運用ERCP技術成功為一膽總管結石患者取出膽中巨石,這是消化內鏡的“微創”與“準確”技術的完美結合,目前患者何先生已康復出院。
據了解,株洲市二醫院消化內科能成功運用ERCP技術開展胰膽管造影術,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及擴張術,膽管結石取石術,膽管、胰管狹窄擴張術,膽管支架等,標志著株洲市二醫院消化內鏡的微創診斷及治療技術邁上新臺階。
剛過60歲的何先生,近一個月來,出現進食后右上腹部脹痛,由于疼痛只是呈現鈍痛且不持續,尚可以忍受,家住石峰區的何先生雖然離醫院非常近,卻抱著過幾天也許就會好些的僥幸心理,一直疏于前去醫院就診,直至四天前,腹部脹痛較前期明顯加重、密集,后背也感覺脹痛不已,與此同時,皮膚、眼晴也出現黃染。這時,何先生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株洲市二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消化內科湯衛鋒主任經過檢查,確診為膽總管結石。一直徑約為2公分的結石,嵌頓在膽總管的下段,并伴有膿液和泥沙。此時的何先生寢食難安,味同爵蠟,多項肝功能指標嚴重超標,病情非常嚴重,如不進行及時手術,肝性腦病、肝衰竭、敗血癥等并發癥將隨時危及何先生的生命。
一般來說,膽總管結石通??梢赃x擇外科手術、藥物保守治療和ERCP三種方案,但何先生由于病情嚴重且拖得時間長,藥物的保守治療對其已基本沒有任何作用,同時,二個月前,何先生剛因膽囊結石在市內某醫院接受了膽囊取石術,術后產生的組織粘連和炎性增生等一系列后遺癥,導致實施外科手術也要冒極大的風險。
鑒于何先生的病情危急及前次手術遺留的的后遺癥,并征得何先生及家屬同意, 湯衛鋒主任決定給何先生實施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手術,從口中取出梗阻在膽總管的結石。
隨著湯主任嫻熟操作,十二指腸鏡順利地從口中探入,經過食道、胃、十二指腸,成功到達十二指腸和膽管的交會處,隨即在膽管連接腸道的乳頭上切開一公分長的口子,隨即內鏡通道中伸出一根像鉛筆芯大小的金屬探頭,沿乳頭切開的口子,順著膽道,直達結石部位。通過內鏡的觀察,電子屏上顯示一個大約2公分大小的結石正卡在何先生膽總管的下段。
隨著金屬探頭釋放的一個金屬網籃,湯主任全神貫注,靈巧地操作著內鏡:鎖定目標,套牢結石、網籃收緊、慢慢提拉,小心、小心再小心,數分鐘后,1個2公分大小的結石,隨著提升的導管,穿過膽總管、十二指腸乳頭、胃……等重重的要塞,終于從何先生的口中慢慢出來。整個手術持續不到一個小時,何先生始終處理清醒狀態。術后當天,何先生即能下床,第二天即四處活動,像正常人一樣,其腹脹、腹痛、黃染隨即現消夫,肝功能等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什么是ERCP?
據湯主任介紹,ERCP是“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的簡稱,這種技術是在消化內鏡檢查基礎上延伸的一種治療手術,屬于當前治療膽管結石方面新技術。形象地說就像做“胃鏡”一樣,將十二指腸鏡從口腔插入到十二指腸后,找到十二指腸乳頭(膽胰管的共同開口)利用ERCP專用器械,對膽管、胰管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
ERCP的主要適應癥
1、疑有膽管結石、腫瘤、炎癥、寄生蟲者或梗阻性黃疸且原因不明者。
2、膽囊切除或膽道手術后癥狀復發者。
3、臨床疑有胰膽管結石、胰腺腫瘤、慢性胰腺炎者或復發性胰腺炎原因不明者。
4、疑有十二指腸乳頭或壺腹部炎癥、腫瘤者。
5、懷疑有膽總管囊腫等先天性畸形及胰膽管匯合異常者。
6、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痛而懷疑有胰膽疾病的患者。
7、因膽胰病變需行內鏡下治療者。
8、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需緊急引流及治療者。
ERCP 的禁忌癥
1、嚴重的心肺或腎功能不全者;
2、 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膽源性除外);
3、 對碘造影劑過敏。
ERCP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湯衛鋒主任表示,ERCP技術手術創傷很小,它通過消化道進行微創手術,通過十二指腸乳頭不到1厘米的切口,就可進行取石操作,同時, ERCP技術手術重復性很強,由于膽總管結石容易復發,采取ERCP技術再次手術則簡單,損傷小。
特別是針對一些特殊病人如老年體弱患者,ERCP術中可通過放置膽管支架,建立良好的膽道引流,可在不取石情況下,解除膽管阻塞、感染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