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59歲的陳某是安鄉縣的一位退休工人,今年3月7日傍晚在家中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被家人發現意識不清,呼之不應。經過我院急診120、高壓氧、ICU、神經內科醫護人員全力施救,陳某的命是保住了,但一直處于重度昏迷狀態。在隨后120多天的時間里,醫護人員對這位特殊的患者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幾乎用上了所有促醒的治理方案與措施,家人也始終堅定信念堅持治療,不離不棄地陪伴在病人身邊。在沉睡36天后,陳某奇跡般地醒來。
醫學奇跡再現 昏迷36天的她重獲新生
這是發生在我院神經內科的一個真實故事:59歲的陳某由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深度昏迷36天后不但蘇醒過來,而且可以行走。昏迷這么長時間還能醒來的患者比較罕見,株洲市二醫院的醫護人員用愛心和醫術創造了一個生命的神話。
緊急接診 全力施救
3月8日下午16時30分,120急救中心調度室突然接到報警電話:安鄉縣人民醫院有一位煤氣中毒患者急需轉診。考慮到這類病人少一秒耽擱就多一分生的希望,調度員果斷指示,急救車馬上出發,同時現場積極找車往醫院趕。很快,兩車在中途相遇。據急救醫生回憶,當時患者臉色黑青,顏面紫紺,無壓迫反射,血壓根本測不到,已經處于瀕死狀態。醫護人員立即給予輸液、高流量吸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
同車來院的患者老公介紹說,出事時患者一個人在家,約3小時后他下班回家叫門不開,進屋聞到一股很重的煤氣味,到浴室發現妻子已經昏迷不醒,緊急撥打當地人民醫院急救中心電話,經查頭顱CT示腦組織廣泛水腫。初步診斷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高壓氧是該病首選治療方案,但該院無高壓氧治療設備,建議患者立即轉診。由于急救車抵達醫院較晚,高壓氧艙已下班。為了確保急診重癥患者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高壓氧值班醫生加班加點為這位特殊患者開辟綠色通道。
盡職盡責 醫護人員筑起生命最后防線
高壓氧出艙后陳某被直接收入了重癥醫學科。此時患者處于深昏迷狀態,呼吸急促,存在嚴重的腦水腫及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十分危險。面對這樣一個棘手的病人,ICU肖志榮主任和神經內科游志主任帶領醫生對病人進行了細致的檢查,并根據陳某的病情做出一整套治療方案:給予日兩次高壓氧治療增加腦供氧,持續高流量面罩吸氧,抗炎糾正腦水腫、肺部感染,輔以營養支持對癥處理及綜合促醒措施,同時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調整用藥,指導護士做好臨床護理,預防并發癥發生。3月19日,在醫務科長陳友良的組織下,由神經內科游志、呼吸內科劉和平、消化內科凌杰斌、心內科龍件明等主任醫師組成的全院大會診在ICU醫生辦公室進行。專家建議改善組織缺氧,繼續高壓氧治療,同時抗炎糾正呼吸障礙。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及護理下,病人病情雖有一度加重,最終終于逐漸好轉并趨于平穩,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躺在病床上的劉長文卻沒有絲毫蘇醒的跡象:深度昏迷,對聲音、光線、針刺等沒有反應,沒有意識,眼睛睜著沒有反應。醫生們反復做家屬工作,鼓勵家屬堅定信念,不離不棄,嚴格按照醫囑治療,加強護理,增加親情呼喚。
感動生命 奇跡出現
患者病情穩定后,于四月一日轉回普通病房,游主任一天幾次來到病房查看病情,堅持給予積極地促醒和康復治療。陳某狀態的好轉出現在四月一十三。那天,弟弟在病房看望她時,她出現掙扎著起床,弟弟趕緊將她扶起,雖然她沒有說話,但陳某的這一舉動讓醫護人員充滿了信心,進一步指導其家屬進行功能鍛煉,在家人的積極配合下,患者于五月一日開始下床活動。
截止目前,陳某病情每一天都有可喜的變化,可在家人的陪同下行走。游主任表示,重度昏迷36天后存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患者不但蘇醒過來而且可以行走。這奇跡的創造除了醫院搶救及時、治療方案科學外,家屬不輕言放棄起了決定性作用,是醫護人員的精湛醫術和家屬親人的真情關愛最終創造了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