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線,是透析質量的保證。隨著透析患者的增多、透析技術的提高、透齡的大大延長,血管通路的問題越來越多,血管通路的設計制作和以后的監測維護也成為血透科醫師熱點和難點。術前評估需考慮采用何種方式、手術部位的選擇(高位還是低位)、吻合方式等。通路首選自體動靜脈內瘺(AVF),其次為人工血管(AVG),再其次為透析導管。
80歲的周娭毑出現尿少、全身浮腫、高鉀、腎功能惡化,必須透析,但因長期癱瘓臥床,沒進食,出現嚴重營養不良,消瘦得只剩皮包骨。來我科后,通過和患者溝通后,龍醫師和羅醫師通過改變進針角度和距離,成功置入透析導管,并且無滲血,順利完成透析。在患者營養精神稍微改善后,盡管患者血管條件很差,撓動脈小,頭靜脈菲薄,但在龍醫師和羅醫師的精心縫合下仍然成功完成內瘺的制作,目前一直順利的透析。
66歲耿奶奶 醴陵人 因為在當地置入臨時導管透析后,出現導管感染、發熱而來我院。臧主任在明確診斷后,拔除臨時導管,同時予以同側異位置入帶cuff導管,手術順利,血流量好,胸片示導管尖在右心房上部,患者滿意回家透析。
71歲的文娭毑,在當地醫院置入臨時管維持性透析一個月。因患者手上血管差,當地醫師推薦來我院建立長期通路。龍醫師查看病人后,患者左手頭靜脈雖然小且分枝多,但束臂后充盈尚可,決定先行自體血管內瘺術,術中予以結扎分枝,液壓擴張靜脈后,予以精心縫合,術后震顫及雜音很明顯,頭靜脈擴張很好。患者因臨時管有一個月余,置管口有分泌物,擬更換帶cuff導管過度,但彩超示雙側頸靜脈有血栓斑塊,臧主任決定于股靜脈置入帶cuff導管,手術順利,導管血流量好,患者滿意回家。
還有多位來自攸縣、茶陵、炎陵等患者,因為高齡、糖尿病血管損害、動脈硬化等原因,前臂血管無法建立自體血管內瘺,我們予以建立高位內瘺、轉位內瘺等方法,都成功的幫患者建立好長期通路。目前我院血管通路組能熟練完成各種部位的自體血管內瘺制作以及長期導管的置入、更換等,為患者解決困境,保證透析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