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多歲的劉女士,近1年來經常出現腹部不適,做了胃腸鏡檢查,發現劉女士的結腸內有多個巨大的息肉,醫生告訴劉女士,像她這種程度的息肉,常規的內鏡下高頻電手術已經無法切除,若開腹手術則創傷大,住院時間長。動刀切除則創傷大、但不切除又怕息肉會惡化病變,進退兩難的劉女士內心十分糾結。
恰巧,劉女士的一位朋友也曾患過息肉,是二醫院消化內科湯主任為其治療好的,于是她決定來二醫院找湯主任幫他看看 。
消化內科的湯衛鋒主任立即組織科里的醫生對劉女士的病歷資料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一致認為,病人結腸內有多發而又巨大的息肉,不排除家族性息肉病可能,如不盡快切除,以后惡變的可能性相當大。常規的內鏡下高頻電手術是無法完整的切除如此巨大的息肉的,而開腹手術切除病變腸段對患者來說又“性價比”太低,因此,湯主任決定對劉女士進行一項新技術——EMR術,即內鏡下粘膜切除術。
在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后,湯主任與陳迪青主治醫師首先在腸鏡下給劉女士的多個結腸息肉進行了粘膜下注射,將息肉與正常腸道粘膜下的組織進行了分離,隨后用圈套器將息肉逐個套入圈套內,通電后將息肉完整切除,最后,再將切除的的創面用金屬鈦夾進行封閉。劉女士術后恢復很快,沒幾天就出院了,湯主任告訴她 , 息肉已切除了,以后只要定期來復查腸鏡就行了。
據湯主任介紹,EMR術是近年來消化內科逐漸興起一項新的內鏡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粘膜下注射結合圈套器、金屬鈦夾等器械,將一些傳統的內鏡下高頻電治療無法根除的巨大息肉完整的切除,可以說是對傳統的內鏡下高頻電治療的一種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