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醫師,羅醫師,我又來啦。”一聽這熟悉親切的聲音,我就知道又是80歲的周奶奶血液透析的日子啦。看到坐在輪椅上滿是笑容的周奶奶和推著輪椅的老伴龍爺爺,周奶奶的透析史又浮現在我眼前。
周奶奶患慢性腎臟病多年,加上右髖關節炎,長期臥床在家。隨著腎功能的減退,尿量減少,毒素增高,患者明顯納差,每天進食很少,人也消廋的很厲害,伴隨一身浮腫明顯,于去年年底收住我市某三甲醫院,診斷為“尿毒癥”。經右頸靜脈置入臨時透析導管行血液透析,因患者消瘦很明顯,皮下脂肪及肌肉基本沒有,加上血管壁菲薄,置入導管后,置管口滲血不止,經局部用止血藥加壓迫也沒停止,只好拔管。患者血管條件很差,建立動靜脈內瘺幾乎是不可能。沒有血管通路,對于血液透析患者來說就是只能等死,醫師告訴家屬放棄血液透析算了。萬般無奈,家屬只好把周奶奶接回家。回到家后 ,周奶奶全身浮腫更加嚴重,根本不能進食,消瘦得只剩皮包骨。龍爺爺聽說二醫院腎內科及血透室很不錯,臧翠平主任醫師在市內有很高的聲譽,最后抱著試一試態度住進二醫院的腎內科治療,羅耀明接診后經過抽血化驗,發現腎功能肌酐較前更高了,血鉀當時為6.7mmol/l,伴有明顯酸中毒,不透析就只有等死。羅醫師把這情況匯報給龍敏琦醫師,面對周奶奶的現狀,體質虛弱,過于消瘦,且原先置管處皮下有大量皮下瘀斑,重新置管困難很大,而且置管后還是存在出血不止的高風險。看著家屬殷切的目光,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后,家屬也愿意再試一次。在臧主任的支持下,龍醫師與羅醫師通過改變進針角度和方向,完成右側頸靜脈透析導管的置入,而且傷口無滲血情況,并順利的完成了血透治療。周奶奶透析完后,食欲就增加,家屬高興萬分,直握著龍醫師和羅醫師的手表示感激。
考慮到周奶奶需長期維持血透,必需有個長期的血管通路,透析患者首選內瘺。周奶奶目前營養太差,肌肉松弛,血管是塌陷的,根本沒彈性,內瘺的建立和成熟都是困難萬分。但經過上次成功的置管,龍爺爺很是相信我科醫師,為了老伴以后的透析,也愿意賭一把,同意做內瘺手術。在家屬的鼓勵和期盼下,龍醫師和羅醫師再次挑戰一次。手術臺上,打開周奶奶的左手皮膚后,看到的里面橈動脈很小,波動也弱,頭靜脈菲薄,根本沒彈性。面對這樣的血管,龍、羅醫師沒有膽怯,沒有氣餒,經過一個小時的精心縫合,終于完成血管的吻合,松開血管夾,內瘺口聲音震顫都奇跡般的有啦。龍爺爺一家非常高興,硬是要送煙請吃飯,都被臧主任和龍醫師拒絕了。接下的日子,周奶奶經過每天規律透析,病情恢復的很好,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更令龍爺爺高興的是老伴的內瘺成熟的很好,每次均能順利的穿刺行透析治療至今,流量也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