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泌尿外科成功為一位梗阻性腎病CKD3期患者行后腹腔鏡下左腎切除術。
患者龍嗲嗲,是一位樸實的農民,左腰反復疼痛了10年,總覺得是干活累的,沒重視。半個月前突然就發高燒了,吃下東西也沒什力氣,尿量也急劇減少,就到我院來求治。經過泌尿外科皮主任和管床朱醫生的詳細問診及診查,診斷為左腎積膿、梗阻性腎病CKD3期,伴有腎積水、腎結石、尿路感染、低蛋白血癥等,已發展為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復雜,進展也很兇險。考慮患者一般情況差、不宜立即行左腎切除術,故于局麻下行左腎穿刺造瘺術。術后引出大量黃白色膿液,予相關后續對癥治療后,患者情況迅速好轉,便要求回家休養數天,再入院行左腎切除術。由于患者為嚴重膿腎,腎周粘連嚴重,腹腔鏡手術難度很大。經過泌尿外科全體醫生的深入討論。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和患者及家屬的商議,最終決定為龍嗲嗲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鏡下左腎切除術”。術程順利,手術獲圓滿成功。
腹腔鏡手術開展于20世紀90年代,自從開展以來,由于其具有切口小、損傷小、恢復快等優點被臨床廣為推廣。腹腔鏡腎切除術分經腹腔和經腹膜后兩種徑路。這兩條徑路各有特點 ,經腹腔入路 ,空間廣闊 ,解剖標志清楚 ,可減少操作困難;缺點是受既往腹腔手術及感染史的限制 ,有潛在的腹腔臟器損傷、感染等并發癥。而經后腹腔途徑對腹部臟器干擾較小,不受腹腔粘連等因素的影響,而且避免污染腹腔;缺點是空間狹小 ,解剖標志不清 ,對手術的技術提出了高的要求。目前,后腹腔鏡下腎切除相信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這個新項目也會越來越普及。
文/周麗娟 攝影/唐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