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當今難攻克的頑癥之一,在我國已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株洲市內沒有專門的腫瘤醫院,缺少規范化治療,腫瘤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對腫瘤患者來說,是否選擇規范化治療至關重要。2014年,株洲市二醫院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于株洲廣大癌痛患者的期盼中,正式掛牌株洲市腫瘤醫院。全院上下秉承“厚德精醫、博學濟世”的醫院核心價值觀,牢記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致力于打造適合株洲市腫瘤患者的診療新模式,更好的服務于株洲腫瘤患者。
建設株洲市腫瘤醫院,構建株洲腫瘤診療前沿品牌
2012年6 月,株洲市政府同意以株洲市二醫院腫瘤專科為基礎,整合全市腫瘤資源,建設株洲市腫瘤醫院。2014年,株洲市衛生局啟動“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確立市二醫院腫瘤科作為全市首批重點建設的臨床醫學專科。目前,二醫院腫瘤專科下設腫瘤內科、腫瘤外科、婦瘤科及放療科等科室。1992年,株洲市二醫院成立腫瘤科,全國26家縣市級醫院“腫瘤規范化治療試點醫院”,株洲市放化療質控中心,株洲市腫瘤規范化治療培訓基地。
醫院投資1.28億元,建設了總面積25000平方米的新門診大樓及影像樓,為患者提供了更加溫馨、舒適的環境。另外引進了全新的1.5T超導式磁共振機、平板血管造影系統、數字平板X線成像系統。據二醫院院長周恕介紹,目前二醫院擁有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螺旋CT、DSA、四維彩超等診療設備及層流手術室、重癥監護室、血液透析室等設施,為實施各類腫瘤診療提供了條件,使在醫院就診的患者感受到了全新的醫療服務。
不斷提升醫療質量,以高新技術服務腫瘤患者
“20多年來,我們腫瘤專科以高新技術為先導,采用手術 、放療、化療、免疫、熱療、介入、射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及中醫中藥等治療腫瘤”二醫院腫瘤科主任馬恩奇表示,目前二醫院正積極探索腫瘤醫院跨越發展的新模式,讓廣大腫瘤患者享受醫療服務。
據馬恩奇介紹,目前二醫院腫瘤科開展的診療項目包括化療,“針對常見的實體瘤、淋巴瘤、白血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化療方案,在預防化療毒副反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保證患者平穩度過化療。”
放療,針對常見惡性腫瘤的普放、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以及血管瘤、疤痕疙瘩等良性腫瘤的放療。
微創綜合綠色治療中心,可進行放射性粒子植入(CT或彩超導引下體內r刀),其是根據三維粒子種植計劃,通過CT、B超引導下或者手術中將粒子直接種植到腫瘤靶區,放射性粒子長時間存留在人體內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腫瘤射頻消融術,這是近年興起的實體腫瘤的微創治療新技術,能使患者免除開刀之苦。它具有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適應癥廣等優點,被譽為綠色治療技術;動脈介入治療,目前主要能開展肝動脈栓塞化療治療原發性肝癌、繼發性肝癌,肺動脈灌注化療治療肺癌,頸外動脈超選插管至腫瘤動脈灌注治療頭頸部腫瘤,髂內動脈灌注化療治療子宮癌及膀胱癌,以及介入熱灌注化療。
()DC-CIK生物免疫療法 將為腫瘤患者帶來生命的曙光
馬恩奇稱作為生物免疫治療中有顯著成果的DC-CIK細胞抗癌技術在2008年國家衛生部正式批準了腫瘤免疫細胞的臨床應用。“我們醫院于2012年引進了DC-CIK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目前已在臨床上廣泛開展應用,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據馬恩奇介紹,免疫細胞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后的第四種抗腫瘤治療模式,是從提高人體免疫系統(抗腫瘤平衡系統)入手,具有高度特異性、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在降低腫瘤患者術后復發、轉移幾率,提高對放化療的敏感性及耐受性,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據專家預測:以常規治療(手術、放療、化療)聯合DC-CIK腫瘤細胞免疫的綜合治療法,將成為21世紀人類征服腫瘤的新途徑,將為腫瘤患者帶來生命的曙光。”
“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放射性核素治療多發骨轉移及無痛病房——讓癌痛患者無痛。”馬恩奇稱癌痛治療是世界性難題,二醫院經過兩年的努力與探索,在2013年12月通過衛生部“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無痛病房)”的評審。“以前那些束手無策的癌痛,我們都能很好地控制了。對每一位癌痛患者,我們會進行全面動態的評估,采取合適的藥物,在24-72小時內讓90%的患者解除疼痛。讓癌癥患者全程充分無痛并不再是一個夢想,我們已經逐步讓它變成了現實。”
聯合省腫瘤醫院為患者提供便捷的腫瘤診療平臺
2014年8月23日上午,湖南省腫瘤醫院四位教授級腫瘤專家來市二醫院坐診,拉開了省腫瘤醫院與株洲市腫瘤醫院正式合作的序幕,為我市腫瘤患者問診就醫帶來了方便和優質的診療服務。
以往株洲市每年約有1500余例腫瘤患者,不得不選擇到長沙治療,甚至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治療。異地就診造成的診療不及時、就診不便利,使株洲市腫瘤病患者飽嘗“看病難、看病貴”之苦。
市二醫院掛牌市腫瘤醫院以來,努力打造株洲腫瘤患者就醫新平臺,使株洲的老百姓在遇到重病、大病時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診治。
為打造腫瘤診治領域的金字招牌,市腫瘤醫院(市二醫院)把打造實力雄厚的腫瘤醫療專家團隊當做“頭號”來抓。 盡管臨床工作繁忙,該院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建立各類學習型平臺,加大培訓力度,送基層醫護人員外出學習,促使該院醫務人員快速成長。
在請進來方面,醫院目前已邀請省級專家每周六上午來院坐診。同時根據患
者需求,邀請省腫瘤醫院的專家來到二醫院進行疑難病例會診及手術。希望通過2-3年,讓株洲市的腫瘤診療水平得到提升,讓株洲市的腫瘤患者就近享受到腫瘤診療服務。
一、 癌癥患者俱樂部、相關活動、患者感想
真誠關懷特殊病患群體,這里有個癌癥患者康復俱樂部
癌痛患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先進的醫療技術,更需要內心上的支持和關懷。二醫院組織成立了一家癌癥患者康復俱樂部,積極開展癌癥患者俱樂部活動,倡導群體抗癌的服務理念,為腫瘤患者提供心里相互勉勵的平臺。
俱樂部開設了癌癥康復學習班,凡癌癥患者都可自愿報名參加學習。通過舉辦“心理治療”、“科學抗癌”、“飲食療養”等等抗癌知識講座,幫助癌患朋友正確對待癌癥,樹立戰勝癌癥的勇氣和信心;傳授郭林大師創編的專治癌癥的抗癌健身法,幫助癌患朋友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還通過“話療”、“笑療”和“康復經驗交流”活動,幫助癌患朋友消除恐懼、悲觀的消極情緒。從而走出癌癥的陰影,營造抗癌康復的氛圍。同時俱樂部還通過編發內部刊物、提供免費咨詢服務、開展群體抗癌活動、創建“生命強者藝術團”、評選“抗癌明星”和“抗癌好家庭”、扶貧幫困、安撫慰問等一系列措施,把癌癥康復俱樂部辦成癌癥患者溫馨的“康復之家”,讓會員康復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201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二十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圍繞“科學抗癌,關愛生命”。株洲市二醫院在株洲市紅十字會、株洲市紅十字會心理援助志愿服務隊、株洲市癌癥患者康復俱樂部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癌癥患者康復俱樂部“非凡人生 起舞春天”暨愛心募捐公益活動。株洲市副市長毛朝暉、市政府副秘書長李一平、市紅十字會、市衛生局等相關領導參加了活動儀式。100 余名抗癌志愿者參加了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引導更多的人們消除癌癥誤區,傳播抗癌理念,有力推動我市癌癥防控事業的發展。在全社會形成來關注、關愛、關心癌癥患者的氛圍。
6月7日上午,株洲市癌癥患者康復俱樂部在株洲市腫瘤醫院(株洲市二醫院)召開了第四屆理事選舉大會。參加會議的有康復俱樂部的歷屆理事、新任理事、顧問和新老會員共計百余人。當天,株洲市二醫院免費組織會員開展了“株洲市癌癥康復俱樂部戶外康復經驗交流活動”。活動的地點定在株洲市郊區的仙庚嶺,是株洲人民工作生活之余的一處世外桃源。抗癌俱樂部會員,一路上歡聲笑語,他們一邊交流抗癌心得、一邊分享生活樂事。同行的還有隨車的醫務人員,時時刻刻關注著每一個會員的精神狀態,以便掌握會員的身體情況,及早察覺突發狀況,讓患者在盡情享受生活的同時,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當天有患者感嘆到:我患病以來還從來沒有這么開心過,希望俱樂部以后要多安排這樣的活動。一位親歷此次活動的年青護士非常感慨,她說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愛心活動,但它震撼了我的心靈,我深深地感覺到:癌癥患者的康復需要交流、需要來自社會的關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將加倍地努力,傾注更多的愛心給他們!
樂觀、平和、積極,群策群力、共同科學抗癌,絕不向命運低頭!這就是株洲市癌癥康復俱樂部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