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醫院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秀麗的石峰山畔,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前,二醫院一不臨街,二不靠江,地理位置明顯處于劣勢,曾一度被人戲稱"夾皮溝",特別是進入市場經濟后各廠礦醫院的相繼建立和醫療市場的激烈競爭,為醫院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近幾年來,在醫院黨政一班人的帶領下始終堅持"四為"的辦院方針,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抓管理、促發展;二醫院的醫護人員秉承著"大醫精誠,醫德為先"的古訓,踐行"病人至上,服務為先"的宗旨,用真誠的愛心和精湛的醫術,譜寫了一首救死扶傷之歌,醫院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9年,住院人數11029人次 ;業務收入 8185萬元,比2008年6023萬增長2162萬,業務上連續幾年保持了快速增長,使醫院發展步入快車道。
改革---突破發展瓶頸
任何事物在特定的時期,都會留下時代的烙印。改革前的市二醫院也一樣。2004年初,以蔣會平為院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走馬上任,面對一串串荊手的難題,在對醫院存在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和分析之后,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圍繞"人"破題深入。用機制激發干勁,在用人方面采取優勝劣汰、公平竟爭、量才而用,以崗位選人,不以人設崗的原則。幾年來,通過實行中層干部聘任制。打破論資排輩的做法,使一批年富力強、懂業務、有干勁、德才兼備的干部充實到各級領導崗位;其次,是以改善綜合效益為原則,實行院科兩級的成本核算,建立重實效、重貢獻,向業務骨干、臨床一線崗位傾斜的、符合單位實情的分配制度,實行崗位工資加績效的效績工資制,加大科室二次分配的自主權。實行工作人員優化組合聘任制,在定崗、定編的基礎上,由科室負責人聘任。使醫院充滿活力和生機,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
第三,為了實現"以人為本,科技興院"的戰略目標,醫院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醫院一方面"敞開大門請高手,不遺余力求賢才",一方面"立足崗位,優中選優"培養人才。與此同時,二醫人還通過培訓講座、聘請院外知名專家來院講課、有計劃地選派技術骨干到國內外大醫院進修學習等形式,培養和提高員工的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
改革喚醒了所有潛在的資源,使二醫院醫院煥發了勃勃生機,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目標,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與日俱增。醫院業務收入由2004年的2.2千萬元上升到現在的8.2千萬元。
投入---煥發新的生機
如果說改革催生了醫院的新發展方向,那么資金項目的投入則為醫院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助推。為了使人民群眾醫療保健的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給廣大群眾的實惠真正落到實處,也為醫院的發展奠定基礎。
首先,加快醫院硬件建設。醫院黨政"一班人"積極籌措資金引進項目。 2006年12月,湖南省"八件實事"項目之一株洲市傳染病大樓在我院投入使用;2007年醫院籌資100余萬元新建高壓氧倉,同時對舊病房進行翻修;2008年醫院投資20余萬元新建"小太陽"廣場,同時按省市部門要求對發熱門診、腸道門診、結核門診進行全面改造。在醫療設備上醫院多方籌資金6000余萬元,使大批先進醫療設備落戶醫院,醫院競爭力全面增強。醫院固定資產2009年已達1.3億元。
其次,醫院大力完善服務設施。進行全面策劃,統一標識、規定院徽、院歌。從每一個小節入手,處處為病人著想,創造盡可能的條件方便病人,讓病人看病方便、滿意。現在,在二醫的門診大廳寫著"輪椅處"字樣的輪椅,擺放著可供飲用的桶裝水,方便病人及陪人取用;門診服務臺添置了儲物柜,為病友免費提供寄存服務;醫院的各個角落都設有醒目的標示牌,在各入口處導醫導診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凡有病人檢查的地方都配備了搶救設施,各候診處都裝有空調、彩電,有的病房還配備了冰箱、微波爐等設施,努力為病人營造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第三,為了給病友創造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至醫院新住院樓投入使用以來,醫院加大了住院基礎條件改善力度2005至2007年醫院花費600余萬元,用于醫院環境的改造和舊病房的裝修改造,建立了ICU病房,修建花壇,實現院內美化亮麗工程等。并針對創衛工作要求,特別聘請衛生員對室內外環境衛生進行清掃;垃圾實行制度化管理。全面落實嚴格除"四害"工作按照全市的除"四害"統一行動。每月分別集中開展了除"四害"活動。在食品衛生管理上,醫院花費30萬元對醫院食堂進行了重新裝修。在污水、污物處理上,認真執行醫療廢物處置規定和污水處理辦法。與此同時,醫院創衛辦經常組織督促、檢查、評比,使醫院面貌煥然一新。
管理---滋生新的局面
一是強化醫療質量。2007年醫院在全市率先實行了專家查房制度。醫院還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關系到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為強化安全措施,確保醫療安全,該院從加強基礎醫療和護理質量入手,強化"三基"訓練,完善醫療質量和安全控制體系,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嚴防醫療事故,保障醫療安全,減少醫患糾紛,提高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在服務質量的考核上,好壞患者說了算。院里成立考核領導小組,每周一檢查、每月一通報、每季一小結,對醫療質量的方方面面,進行督促檢查,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
二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今年6月30日在市二醫院隆重召開"慶祝建黨89周年暨創先爭優公開承諾"大會上,院黨委書記湯世晶代表院黨委向社會鄭重地公布了五項公開承諾。用黨員和各支部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的實際行動,營造和諧醫患關系,推動醫院健康穩步發展。自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二醫院黨委嚴格按照上級黨委要求,深入扎實的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了實施方案,推出了向身邊的模范黨員龍件明同志學習的活動。全體黨員向各黨支部紛紛遞交了承諾書,各支部向黨委遞交了承諾書。院黨委面向社會推出五項承諾:一、黨員隊伍爭創"五個好",做到"五帶頭";二、繼續推行無紅包醫院;三、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四、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和創新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五、不斷創新和發展,努力創建三級醫院。醫院確定了麻醉科,內二科,門急診,醫技,機關作為五個黨員示范窗口,全體在編黨員佩戴黨徽和黨員示范崗標識,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開展溫馨服務。醫院實行護理垂直管理,改革激勵機制,采取綜合措施,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先后開展了"二講、四聲、八個多一點"和評定"星級護士、星級科室"等活動,促進了醫院整體護理水平的改善,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在醫院悄然形成。
提升 ---豎起的品牌
市二醫院目前為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市新型農村合作定點醫院、全市定點傳染病區醫院、長沙醫學院教學醫院、株洲市道路交通事故急救中心,國家"愛嬰醫院"、市雙文明先進單位、市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省級文明衛生單位、省園林式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建院50余年來,先后獲得國家、省、市科技成果獎38項。有600余篇論文在全國、省級學術會議上交流,有894篇論文在各級雜志上刊登發表。1976年成功搶救一例自主呼吸停止174分鐘的敵敵畏中毒患者,1991年對雙大腿完全離斷患者再植術獲得成功,《大眾衛生報》曾稱"遲報世界上雙大腿完全離斷再植的奇跡"。2001年成功搶救某學院105名食物中毒的學生。建院以來,先后開展了株洲市原發性肝癌肝葉切除術、斷臂斷指再植術,在市內胃次全切除術、腎次全切除術、腎切除術、乳腺癌擴大根治術、結腸癌根治術、縮窄性心包炎心包剝除術、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等多種大中型手術,在省內醫學屆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醫院的心血管內科、神經內外科、脊柱專科、骨科、腫瘤科、老年病專科均具有專長和優勢,享譽市內外。多年來,醫院著力塑造服務品牌。讓品牌轉化為效益,讓品牌推動醫院的發展。為此醫院開展"拒紅包醫院"活動,對近千名患者及社會各界的代表進行了問卷調查,然后根據調查結果,制定整改方案,采取綜合措施,優化服務流程,簡化服務環節,改善就診環境,方便病人就醫,縮短病人等候和各項檢查預約、報告時間,努力解決"三長一短"的問題,為病人提供清潔、溫馨、私密性良好的就診環境和人性化的服務。努力實現病人滿意、政府放心、醫院發展的多贏局面。
職責…社會效益終極目標
多年來,二醫人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終目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努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焦點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株洲人民的醫療救治需求,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率先在全市創辦第一所"流動醫院",開著汽車為城鄉患者服務,開設"特困病房"為特困患者減免部分費用,開設"扶貧扶困獻愛心"活動,醫院在經濟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寧愿自己吃虧,也要向病人獻愛心,為政府分憂,為社會承擔責任,率先在全市開通"8120"急救服務熱線,被市民親切地稱為"救命熱線",率先在全市開設"癌癥患者俱樂部"為那些特殊的病友,鼓起生命的希望。特別在抗擊冰災、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和抗擊手足口病中,二醫人以行動努力實現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觀,全體職工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全力以赴,圓滿完成黨和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以實際行動,遞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從"流動醫院"到"特困病房"到"雙扶一獻"到"8120"行動到"癌癥患者俱樂部"再到支援四川醫療救助。這是醫院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創舉,也是醫院創造性工作的具體表現,同時閃爍著該院職工一顆顆愛心的光芒。為株洲人民搶救治療亮出了一道風景線。
未來----續寫新篇章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二醫院迎來了發展機遇的春天,交通便利的改善,使市二醫院東連320國道,西接京珠高速公路,快速環道擦肩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成為我市內環線上規模比較大的綜合醫院。隨著長株潭一體化的推進,醫院將處于長株潭融城中心的心臟。2010年,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醫院將積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株洲市作為新醫改試點城市的契機,堅持"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緊緊圍繞全面建設三級醫院的發展戰略目標,開創醫院工作的新局面。全年完成業務收入1億元,門診10萬人次,住院病人12000人次,醫院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圍繞上述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醫院工作將立足:1、超前謀劃,瞄準"一個目標",即業務收入突破一個億;2、理清思路,深化"二項改革",即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3、鼓足干勁,實現"三個提升",即醫療技術提升、醫院管理提升、服務水平提升;4、加強組織,抓好"四項建設"即 門急診綜合大樓建設、三級醫院建設、行風政風建設、醫保制度建設。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市二醫院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豪邁的步伐,朝著建設三級綜合性醫院的目標闊步前進。
(王磊、游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