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來自株洲縣的43歲的曾阿姨突然出現了腹脹的情況,短短1個月后她的腹部已明顯隆起,如懷孕了一般。曾阿姨輾轉來到株洲市二醫院就診,婦科李芳醫生接診后對其進行基本體格檢查時發現,其腹部明顯可以捫及巨大質硬腫塊,上達臍上三指,下至盆腔,兩側至腋前線,完全占據了整個盆腹腔。當即將其收住入院,告知其需手術治療。
入院之后完善相關檢查,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盆腔彩超顯示:子宮右后方巨大實質性腫塊,大小越190*180*200cm,血運及其豐富,考慮闊韌帶來源。因為腫塊巨大,需行子宮切除,但患者堅決要求保留子宮,手術難度大,婦科團隊進行詳細的術前討論,并請泌尿外科、普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主任進行術前會診,制周密的手術計劃。
近日,肖文紅主任帶領的婦科團隊已為患者成功實施開腹巨大闊韌帶肌瘤摘除術,并成功的保住了子宮,確診為巨大闊韌帶肌瘤。手術十分順利,術后恢復良好。曾阿姨術后開心的說:“非常感謝株洲市二醫院婦科以及整個團隊,摘了瘤子,覺得肚子都小了,一身輕。”
健康知識小貼士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好發生于30~50歲育齡期婦女,可發生于子宮任何部位,按發生部位分為子宮體肌瘤、子宮頸肌瘤、子宮闊韌帶肌瘤。其中闊韌帶肌瘤較少見。闊韌帶肌瘤伸入腹腔者稱為巨大闊韌帶肌瘤,更為罕見。
1.病因:
闊韌帶肌瘤是一種中胚葉的腫瘤,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肌瘤起源于闊韌帶內的平滑肌組織或血管平滑肌組織;繼發性肌瘤可來自子宮、輸卵管或子宮骶韌帶等。確切病因尚不甚明了,與子宮體肌瘤相同,其發生可能與雌孕激素受體有關.
2.癥狀:
因闊韌帶肌瘤常不影響子宮體體積及內膜改變,常無月經改變等。小的闊韌帶肌瘤常無明顯臨床癥狀,多因婦科查體或盆腔彩超發現。隨診肌瘤逐漸增大可出現周圍壓迫癥狀,如尿頻、排尿不暢、尿潴留,輸尿管下段受壓甚至可以出現腎積水、腎盂腎炎等,直腸壓迫可出現排便不暢、便秘等。
3.診斷及鑒別診斷:
闊韌帶肌瘤臨床少見,尚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手段,易漏診、誤診,因闊韌帶解剖關系特殊,與子宮附件密切相鄰,易被誤診為卵巢腫瘤、子宮肌瘤、子宮畸型等,彩超可作為首選檢查,盆腔MRI可有助鑒別腫瘤位置、性質、與周圍組織關系等。不管術前是否確診,均需手術病理切片確診。
4. 治療:
肌瘤以手術治療為主,可根據肌瘤大小、位置、臨床癥狀、患者年齡、生育要求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手術方式可選擇行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育齡期婦女建議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絕經婦女或圍絕經期建議行子宮切除。因闊韌帶肌瘤位置特殊,周圍解剖關系復雜,手術相對復雜且困難,對術者有較高要求,建議一經發現,盡快手術治療。
5.藥物治療:
目前子宮肌瘤藥物治療主要有米非司酮、雄激素、GnRHa等。但藥物治療停止后肌瘤可能再次復發或反跳,迄今為止,目前尚無任何一種藥物可以起到根治性治療作用。